路线

驴车

装备

路况

路桥费

住宿

饮食

购物

景点

总费用

 

三万里西行记 之

——路况篇

 

对于自驾车旅游而言,路况是最为关注的焦点,也是决定行程能否预期完成的关键。尽管出发之前参考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,在设计路线时也尽量挑选近期内有人走过的路况良好的路段,但真正到了出发时,还是惴惴不安――毕竟前方路迢迢啊。

 

当我们终于平安地返回了北京,再回首走过的路时,感觉我们实在是太幸运了――历时32天,行驶了15400公里,比原计划在时间上提前了4天,在路线上却增加了新疆境内的北疆、伊犁和中部的巴音布鲁克草原。除去在途中没有开车的4天,我们平均每天行驶550公里,而且是在保证三餐、不行夜路和游历景点的情况下――这一切主要应该归功于西部总体良好的路况。

 

在很多人的头脑中,最好的路况应该是指高速公路,但事实上,在西行的15400公里中,高速公路仅占了很小的一部分-―1390公里,不到10%,却是那些建筑在戈壁滩上的、建筑在沙漠边缘或纵贯沙漠的、平坦笔直的通向天边的公路,构成了西部良好路况的公路的主体。在这种路段上行驶,由于通过的车辆极少,再加之没有高速公路上的弯道,一脚油门下去,时速可以踩到170公里,而且保持几十公里不变!流传于当地的一个笑话可以形象地说明这种路:大货司机上了车,打着火,找块石头压在油门上,然后一边睡觉,一觉醒来,车就自己开到了目的地!

 

当然,一路西行,也不是所有的路段都这么好,那些穿过草原湿地的公路,永远都不要指望没有翻浆:从四川的川主寺到甘肃的郎木寺,穿行于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若尔盖草地,随处可见的翻浆路,在暴风雪中推着车子翻过凹凸不平的路面,那种感觉简直就是自虐;在北疆,从布尔津奔赴哈纳斯,中途桥断了,只好冒险穿越沼泽地,结果先是陷进了泥潭,发动群众挖出来后,后保险杠又被路上的石头屡次刮掉,最后无功而返――一个人留在车里驾驶,两个人抬着保险杆跟在后边,总算是逃过了一劫;还有在库车北部,在大雪弥漫中翻越冰达坂,一阵狂风吹过,眼前一片迷茫,车外什么都看不见了,而此时旁边就是绝壁,生死一线牵,至今回想起来都不寒而栗……

 

相比之下,那些正在修筑的路段就不算什么了,虽说颠簸――从甘肃的天水到九寨沟跟蜗牛一样爬了两天,但却因为路上一直有修路工人而感到踏实――总是找到可以求助的人,而且行驶在这样的路段上,尽管心痛自己的车,却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西部大开发的热浪和带来的实际好处――明天会美好嘛。

 

不过在成功地穿越了那些艰险的路段后,我们就变得太过自信了:在20:30的时光里,在时断时续湿湿的冷雨中,走在巴音布鲁克乡泥泞的马路上,还敢把被辎重压得底盘低低的捷达当成吉普开:挺进天鹅湖!于是三个自不量力的人就在这片草原车辙上(没有路),从日暮开到了深夜,又从天明开到了正午,终于是见到了美丽的天鹅,也终于是活着出了这片行车者的地狱--勇气之佳,不输于癞蛤蟆!

 

   

关于西部路况的重要提示:

1.  天水-成县-武都-文县一带正在修路,但不限制通行。最早也要半年以后才可能完工。

2.  从甘南至兰州的公路,到临夏后,绕行广河,与212国道汇合,原来的213国道基本无人通行。

3.  新疆境内的217、218国道因穿越冰雪大阪,均为季节性公路,每年的6-10月才通车。

4.  从乌鲁木齐去南疆,当地的司机是不走216国道翻越冰大阪的,而是从吐鲁番绕行。

5.  从新疆的托克逊出城后有一条修筑在艾丁湖底的便道直插吐鲁番,沿途可欣赏昔日的湖底风貌。

6.  与2001年3月出版的《中国公路交通地图全集》相比,现新增了几段高速公路:210国道上的铜川-黄陵段;310国道上的宝鸡-天水陕西境内路段;312国道上的山丹-永昌段。

7.  315国道上的乌兰-鱼卡段非常好,但鱼卡-老茫崖-若羌还是土路。

8.  215国道上的大柴旦-当金山口-敦煌段非常好。

9.  呼和浩特-包头段的高速公路是单向的:从呼市到包头是高速,从包头到呼市为国道。

10.从银川-北京,110国道是最佳选择,而其他路线或是山路崎岖,或是大货密布。

11.如果不能确定前方的路况,就一定要随时随地向以下的人问路 (按对路况了解的准确性由高至低排列):养路工,警察,司机,修车厂工人,加油站工人,路人,饭店服务员,宾馆服务员。

12.遇到路况不佳时,即使走破路,也不要随意创新――相信当地人选择的路线自有他们的道理。

 

以上是2001年4月31日-5月31日的情况,如果到了雨季,路况可能就会变得糟糕。

 

Copyright © 2002 Lixin An. All Rights Reserved.